在上一期中,小编为大家介绍了小儿推拿手部推拿穴位的一部分,今天我们接着上次没有说完的部分,接着为大家介绍小儿推拿手部穴位。
小肠:位于小指桡侧从指根到指尖的方向,清小肠经可以起到清湿热利小便的作用,对于小儿小便赤涩、水泻、口疮以及发热,遗尿等症状有明显效果。
板门:与大鱼际成平面,从手腕横纹处向拇指第一节横纹方向直推,清板门可以起到健脾和胃的作用,主要应用于小儿积滞腹胀、呕吐腹泻、食欲不振等消化系统症状。
内劳宫:当小儿握拳时,中指和无名指扣住掌心的中间部位就是内劳宫,以揉按的方式推拿内劳宫能够帮助小儿除心热和退热,主要对小儿口舌生疮,内热虚火等症状有明显效果。
内八卦:以掌心为圆心,围绕手掌画圆,有顺逆两种方式,叫做运内八卦。可以改善小儿咳嗽痰喘,腹胀,胸闷,呕吐等症状,有明显效果。
小天心:在手腕横纹的上方,位于大鱼际和小鱼际交汇的凹陷处,揉按小天心穴可以起到滋阴清热和安神明目的作用,常用于改善小儿惊风、烦躁不安、目赤、夜啼等症状。
三关:位于小儿手臂前臂桡侧,至肘横纹成一条直线。推三关可以起到补气血和温阳散寒的作用。主要对小儿外感风寒和腹泻腹痛有明显改善作用。
天河水:位于前臂正中的位置,从手腕横纹到手肘横纹处,清天河水可以起到清热解表的作用,主要对小儿五心烦热,外感发热内热等一切热症有明显效果。
二扇门:位于小儿手背中指与无名指的夹缝凹陷处,向手腕方向直推,可以起到发汗解表以及舒筋活血的作用,常用与小儿身热无汗,伤风感冒等症状。
外劳宫:与手心处的内劳宫位置相对应,采用按揉的方式进行,具有温中散寒和升阳气的作用,常用于小儿寒症,腹痛腹泻、肠鸣、遗尿等症状。
除了以上常用的小儿推拿手部穴位之外,还有很多穴位没有介绍到,如果您想了解更多,可以登陆小药泥先生的官网进行查询,也可以在线上咨询专业儿推老师。
最后小编要提醒各位朋友,在进行小儿推拿时一定要辩证小儿的症状再进行穴位配合推拿,如果自己无法掌握推拿方法,请咨询专业推拿老师指导操作。